岁末年初,总有很多新的保险产品上线,或是旧产品升级。
(相关资料图)
比如前阵子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升级到2023版,华贵人寿又上了新定寿 大麦旗舰版 ;
很多朋友感到很焦虑,跑来问我们:
又出新产品了,我以前买的保险是不是不太好、过时了?
新品看起来更便宜,保障更好,要不要退掉旧产品,换成新的呢?
今天,奶爸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
世间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本身。
保险产品也是一样,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迭代,所以确实有可能会过时。
如果是最近1、2年买的保险,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时间再往前推一推,就不好说了。
10年前买的重疾险,保障内容可能只有重疾,并没有轻症和中症的说法,而且疾病的种类也很少。
但是在当时来说,这种产品已经是最好的了。
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审视,明显已经不符合现在的保障需求。
并且,目前国内就有200多家保险机构,市场竞争这么激烈,
为了占据市场份额,赢得客户,自然得在自家的产品上做文章,不断推陈出新。
另一方面, 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,对保险产品的期待与需求也越来越高 。
保险公司也得持续优化自己的产品。
那么如果有更好的产品出现,原来的保险要退掉买新的吗?
奶爸建议你退保一定要慎重考虑,因为犹豫期之后退保都是有一定保费损失的。
在决定要不要退之前,不妨给自己的保单做个全面“体检”( 不知道保单体检怎么做?可以 点击这免费咨询 ):
险种买对了吗?
保障够不够全面?
保额够不够?
......
不同险种,要考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,
如果你买的是 一年期产品 ,比如一年期的意外险、百万医疗险,
因为这类产品一般价格便宜,而且基本每年都会升级,如果刚好是原有的保障快到期了,而新品又更加优秀,可以考虑更换。
如果买的是 长期型保险产品 ,比如保终身的重疾险、寿险,要考虑的情况就更多了,不单单是比保障内容和产品价格。
如果确定要更换,还要考虑以下问题:
1、健康状况是否变化
退保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, 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变差,一定要慎重。
因为再次投保的话,不一定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健康告知,存在被除外承保、加费承保甚至拒保的可能性。
2、避免保障空白期
很多健康险投保之后都是存在等待期的,在此期间就算出险保险公司也不会赔付。
所以如果真的要退保, 一定要在新产品的等待期之后,才去退保老保单,以免保障中断。
3、退保有损失
犹豫期后退保,一般只能退还现金价值,而大多数长期险的保单现金价值在前期都很低。
前几年退保非常不划算,基本要损失一半的保费,甚至更多。
另外,换成新产品也需要重新开始交钱,加上年龄大了,保费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。
换产品之前,务必要把账算清楚,换之后究竟会损失多少,相比于新的保障而言,究竟划不划算。
如果觉得目前的保障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了,那保单只有退保这一条路了吗?
其实如果是以下两种情况,奶爸更建议你考虑加保。
1、保额不足,加保提额
比如买重疾险,之前投保的时候因为预算不足,只买了10万保额,现在明显不够用;
或者收入增加、家庭成员变动等重大变化,都需要考虑提升保额。
2、保障缺失,查漏补足
以前只买了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,现在条件更好了,再补充重疾险、定期寿险;
以前买的重疾险只保重疾,保障比较单一,现在的产品还会有中症、轻症,以及癌症二次赔付、特定重疾保障等,也可以买多一份。
保障型保险都配齐了,有强制储蓄、提前储备养老金/教育金的需求 ,可以考虑增加年金险、增额寿产品。
买保险并非一劳永逸,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,
定期审视自己和家人的保单是否合适, 确实很有必要。
不过退保换保也同样需要谨慎考虑,
如果预算充足,奶爸更建议你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加保来获得更多的保障。
未来,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,产品迭代升级的脚步或许还会更快。
保险配置还是要尽早规划,还没有投保的朋友,不要一直观望,
选择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产品,早日获得保障才是理智的决定。
>>